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出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袁隆平第一次出國,去的是菲律賓,他要面對200多名專家,宣讀題為《雜交水稻育種》的論文。面對一個個用英語提出來的問題,袁隆平該怎樣應答?面對雜交水稻的先驅者——日本的水稻專家新城長友,袁隆平究竟該如何與他交流?

中國的雜交水稻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袁隆平走下主席臺後,耳朵裡聽到的,都是這樣的一個聲音。但他此時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

1975年,時任湖南省農科院院長、分管科研工作的陳洪新提出,湖南作為全國雜交水稻的龍頭,應該在育種大發展中起到模範帶頭的作用。隨後,袁隆平和陳洪新密切配合,袁隆平抓技術,陳洪新抓組織,他們將僅有的177公斤不育系種子,在一年之內連續擴繁,共收穫了雜交水稻種子11萬公斤。

這段時間,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27個省市自治區的18000人,參與到了這場轟轟烈烈的制種“戰役”當中。當時分管農業的中央領導也適時指出:“對雜交水稻,一定要有個積極的態度,同時又要紮紮實實地推進……”

中央分管農業的領導為解決南繁育種的實際困難,首先撥款150萬元,解決袁隆平遇到的資金不足的問題。接著以農業部的名義,在南方13個省區召開會議,商定和落實了雜交水稻的示範栽培計劃。

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當時最幸運的就是湖南省桂東縣。該縣地處井岡山南麓,稻田、氣候等因素很適合雜交水稻的生產。袁隆平就以桂東縣作為全國試種雜交水稻的試點縣,他親自趕過去,手把手地教當地的農民種植雜交水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