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歌聲,重慶的生活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小隆平如果不是落江,他游泳的本領恐怕也不會太高強。只有見過了大江大河的風浪,才可以到人生的海洋中去奮勇搏擊。陪都重慶在敵機的轟炸中不停地呻吟,小隆平讀書的時光,經常會和防空洞聯絡在一起。

小隆平唱著抗戰歌曲,一點點地長大,他喜歡嘉陵江,喜歡暢遊江水的感覺。少年強則中國強,不管將來做什麼工作,都要有個好身體,也許小隆平當時就有這樣的想法——強身才能報國!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這是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描寫三峽的文字。

長江之險,險在三峽,國民政府撤離南京,將陪都設在重慶,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事實證明,三峽的險惡地形,確實可以阻止日軍繼續西進。

民國的時候,長江上多是搖櫓划槳、懸帆趁風的木船。乘坐木船,順水行舟,一日千里,快速迅捷,可是一旦逆水,那就只有藉助縴夫之力了。

1939年春,天氣乍暖還寒,渾濁的江水中垃圾漂浮,四角尖利的暗礁,不時也會出現。袁隆平一家人,從桃園鎮起身,先是坐車步行來到江邊的碼頭,接著上了載人運貨的木船,直奔陪都重慶而去。

世間三大苦——撐船,打鐵,賣豆腐。可是這三樣苦活計加在一起,也沒有縴夫苦。袁隆平一家人乘坐的木船,一開始的時候還能在江水中藉助櫓槳的力量前行,可是船進三峽的水道後,因為江面變窄,水流湍急,櫓槳的力量已經被江水抵消,想要前進,除了藉助縴夫的力量,別無他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