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悲劇的結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杜甫無論在什麼時期,都有懷念他的弟弟的詩。從他的詩裡我們知道,他幾個弟弟的名字是杜穎、杜觀、杜豐、杜佔。杜佔和杜甫在一起的時間較長,他曾經隨著杜甫從秦州到西蜀;杜觀一向在山東;七六四年秋,杜穎到過成都看望杜甫,不久便往山東去了;杜豐自從安史亂後就和他們的姑母留在江東,杜甫已經許久得不到他的訊息。七六七年,杜觀到了荊州(江陵),又到夔州和杜甫會面,隨後去藍田結婚,結婚後又回到荊州。他在荊州附近的當陽,不斷地寫信給杜甫,勸他出峽。杜甫因為夔州氣候惡劣,朋友稀少,生活雖可以維持,也不想在這裡久住,如今得到杜觀的來信,更增強他出峽的念頭,他決定在七六八年正月中旬起程。他行前把瀼西四十畝的果園贈給“南卿兄”(這人也許就是借住瀼西草堂的吳某)。於是按照計劃,在早春時從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經過險要的三峽,在船上寫了四十韻排律,把他一生的挫折又溫習了一遍。但他同時渴望著到江陵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參觀著名的天皇寺,因為那裡有王羲之的筆跡和張僧繇畫的孔丘及其弟子的畫像。

自從安史之亂以來,關內的人民大批逃入西蜀,洛陽以及鄧州襄州一帶的居民則投奔江湘,因此荊州得到十倍於往日的繁榮。它成為一個交通樞紐,往北可以經過襄陽到洛陽、長安,往南可以到達潭州(長沙)、桂林,廣州,至於聯絡吳蜀,出峽入峽,它更是必須經過的地方。所以在七六〇年,它獲得這樣重要的意義,曾經一度被稱為南都。杜甫來到這裡,並沒有長久居住的打算,他想停留一些時,然後再定行止,或是北歸長安,或是沿江東下。可是在二月杜甫剛到荊州時,商州(陝西商縣)兵馬使劉洽殺死防禦使殷仲卿叛變,廣袤六百里的商於地區(河南淅川縣西)陷入混亂狀態,交通阻隔,等到八月,吐蕃進攻鳳翔,長安又受到威脅。這些事變都使他不能不放棄北歸的計劃。江東是他青年時漫遊的地方,他保有許多美好的回憶,在夔州時他也曾囑託一個往揚州去的胡商,打聽淮南的米價,以便有機會時到那裡去居住。但江東的姑母和弟弟杜豐都久無訊息,此外再也沒有人事的因緣,對於那裡的生活他並沒有多少把握。因此他只好留在荊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