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3節:西安事變(1)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八西安事變

張學良下野出國期間,蔣介石更加頻繁地調動軍隊打內戰。他下令要東北軍到鄂豫皖地區打紅軍,但東北軍將領拒絕南下,堅決要求張學良回國統率。

一九三四年一月,蔣介石只好電召張學良回國,並任命張學良為鄂豫皖“剿匪”代總司令(總司令蔣介石)。而張學良這時並不想帶兵打仗,要求留在蔣介石身邊工作,仍在希望蔣介石的南京政府來領導全國抗日。可惜張學良的一片忠心根本不可能感動蔣介石。蔣介石的目的,仍在消滅共產黨和一切異己勢力。

張學良被迫率東北軍南下,進攻鄂豫皖紅軍,致使東北軍損兵折將,一個師被消滅。八月間,我在武漢見到他時,他就表示對“剿共”沒有信心,慨嘆抗日遙遙無期。一九三五年秋,又被調往西北“剿共”。不到三個月,近三個師的精銳部隊相繼被殲。這時,蔣介石不但不予補充兵力,反而取消了這些部隊的番號。張學良對在內戰中損耗國力深感痛心,東北軍廣大官兵強烈要求收復失地,不願再為蔣介石的內戰賣命。張學良曾經慨然賦詩:“極目長城東眺望,河山依舊主人非。”事實使他認識到,“剿共”絕無出路。要抗日必須聯合共產黨。

在這期間,高福源發揮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作用。

高福源是我的老鄉,又是我在東北講武堂時同期同學中的一位優秀生。他酷愛讀書,好學不倦;性格豪放,正直誠實;並有強烈的愛國心和正義感。張學良和六十七軍軍長王以哲都很器重他。他雖曾一度參加“剿共”,但是被紅軍俘虜後,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迅速有所覺醒,改弦易轍,終於走上聯共抗日的光明大道。他主動承擔溝通紅軍與東北軍關係的任務,最早成為在西北“剿共”戰場上張學良、王以哲和共產黨合作的信使,並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他對西北“三位一體”局面的形成,建樹了歷史功績。一九三七年二月四日,在西安被劉多荃等殺害,年僅三十六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