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八章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翟志耘成為彰原市著名企業家,已經是九十年代初了。

在翟志耘復員的最初幾年,由於周曉曾的幫忙,好歹有了一份工作,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並且有了一套兩室一廳的住房,日子倒也安逸。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市場經濟一搞活,先是陳春梅所在的文化站門庭冷落,經濟效益不好,上級撥款減少,工資發不出來,站裡只好動員讓大家自謀出路,搞演出,拉贊助,成立婚禮公司,組織嗩吶隊下鄉,五花八門,還是入不敷出。接著,翟志耘所在的工廠因產品大量積壓,也面臨著破產,處於半下崗狀態。

那時候,周曉曾已經是北郊區橋頭街道辦事處主任了,周曉曾就勸這兩口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趕快想辦法,把文化站排練廳承包下來,辦文藝輔導班。周曉曾給他們算了一筆帳,說北郊區有多少多少待業青年,有多少多少職業學校,有多少望子成龍的家長和成不了龍的青少年想走文藝的捷徑,如果把輔導班辦好了,可以擴大為職業藝校。

翟志耘兩口子一合計,這倒是一條出路,因為陳春梅是文化站的職工,內部承包有許多優惠條件。再說陳春梅在彰原市文藝界也算個知名人物,有不少朋友老師,師資力量不成問題。於是就承包了,翟志耘大義凜然地辭去了車間主任的職務,甘心給老婆當下手,負責招兵買馬收錢送人。這一承包,才嚐到甜頭,首批就招了六十多個學生,每人每年學費四百元,除去上交的納稅的付工資的,承包第一年兩口子就成了萬元戶,那時候萬元戶還是個稀罕呢。有了這第一桶金子,翟志耘的心就大了,又把文化站臨街的一幢小樓承包了,辦了個歌舞廳,歌舞廳那年頭也是新鮮事物,一旦被市民接受了,生意就勢不可當,頓時財源滾滾。岑立昊和範辰光等人從邊境線上執行任務歸建的時候,陳春梅的名下已經有了三處歌舞廳和一個康樂球俱樂部,年薪一算,每人都是兩萬元以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