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十九章 和平之年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也許是帝君被我和南宮聞禮說動了,立憲的事很順利,已推上了日程表。丁西銘此時如同變了個人,不再竭力反對,有時倒還為立憲出謀劃策。

五月,憲律編成。這份憲律名義上由帝君掛銜,經過帝國與共和軍的一些重要官員聯合商討,南宮聞禮執筆起草的。雖然保留了國號不變,也承認帝君為帝國最高統治者,但其中加入了不少共和軍的理念,像土地佔有量不得分化過大,賦稅一律由國家制定,削減官員特權之類。由於帝國宗室和功臣後裔眾多,他們每個人都有俸田,所以這份憲律加入的幾條對他們的利益損害很大,他們反對之聲也最響。好在安樂王竭力支援,主動退出一部份俸田。他是宗室領袖,有他帶頭,旁人無話可說,總算沒有鬧出什麼不可收拾之事。

立憲的路上,困難重重,這只是第一個難關。第二個難關是改革吏制。共和軍要求兵刑戶工四部中,他們起碼要佔有一個尚書的名額,這一條帝君卻很難答應。經過一番談判,最後變通後,在刑部和吏部給他們兩個侍郎的官職。只是帝君同時還發了一條詔書,帝國四部尚書府擴為六部,在增加了一個吏部的同時,還加設了一個禮部。吏部管轄官員政績考核一類的事,禮部則主要接待外國使臣以及主持國家大典。共和軍名義上屬於帝國一部份,但由於佔據了地國四分之一最富饒的地區,所以比照句羅、西狄之類的地位,由禮部接待。令我再吃一驚的是,吏部尚書原本是屬意南宮聞禮的,但最終頒佈時,卻是張龍友調任吏部尚書,南宮聞禮升任禮部尚書,薛文亦則提拔為工部尚書。本來這兩部的事基本上由刑部負責,現在增設這兩部尚書府,等如將共和軍的那兩個侍郎的許可權又分化了一些。此詔一出,我也不禁有些吃驚。何從景吃了這個暗虧,卻又沒處申冤,帝君現在居然想出了這麼高明的策略,當真要刮目相看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