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番外 更定淞滬(三十四)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940年6月初,日軍已經重新做好了在上海實施登陸作戰的準備,然而一個意外發生了,德國駐日本大使尤金·奧托將軍代表納粹德國政府向日本外務省提交了結束中日戰爭、緩和中日關係的外交建議。

德國對中日戰爭的干預當然有德國的目的:

第一、戰爭使得德國從中國獲取的廉價的鎢、銻、鉬等重要的有色金屬數量驟降,並不利用德國下一階段的戰爭準備。

第二、中國軍隊在中日戰爭開始階段表現出來的戰鬥力,讓希特勒認為只要以法國和波蘭的繳獲裝備武裝中國,便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一支數量級在數百萬人單位以上的炮灰,足以在遠東方向牽制住蘇軍的有生力量,使之在關鍵時刻不能輕易回援歐洲戰場。

第三、相比中國,希特勒更看好日本,認為日本不但可以在外滿洲牽制蘇聯,而且還在南洋威脅英國統治,迫使英國在面臨兩線作戰的情況下,被迫退出與德國的戰爭狀態,然而要實現上述兩個目標,前提條件是,日本有限的力量不能深陷中國大陸。

因此,調解中日戰爭,就成了軸心國遠東大戰略的一個相當重要組成部分和前提條件。

面對德國人的調解,米內光政政府出現了極大的動搖。

如果能透過外交手段攫取戰爭實現不了的利益,豈不是一件好事。

日本軍部也產生了思想上的混亂,北進派和南進派開始聯手壓制西進派,西進派也不甘就此失勢,於是組織了論戰和反擊,雙方你來我往,一時間,也顧不上向上海派遣登陸部隊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