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章 灞水東頭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大唐立國伊始,太上皇以“谷貴禁關內屠配”下令禁酒,至貞觀年間略有放鬆。

釀酒分三種。

官釀,由太常寺良釀署制,號稱御酒,皇帝日用、賜飲都源於此。

國營的東西嘛,頭些年確實不錯,後面……咳咳,懂的都懂。

但是,朝廷一旦實施榷酒制度,哪怕良釀署釀的是溲水,百姓也無可奈何。

當然,官釀裡也有好東西,如桑落酒、酴醾酒、春暴酒、秋清酒。

敲黑板:清酒之名最早出現於我國,與濁酒相對,後來才被倭人竊用。

私釀,在朝廷嚴控時期只能停止,在漸漸放寬的貞觀朝,卻已經近乎公開。

酒肆、酒坊、酒樓,前面店鋪賣酒,後面在坊內釀酒,人盡皆知。

私釀酒,高階的是清酒,低端的是綠蟻酒,也即未濾糟的酒。

自釀自用,這個朝廷管不了,最出名的是魏徵,他釀的酒稱為醽醁(音:林錄)翠濤。

除此之外還有外來的酒,如西域的葡萄酒、來自波斯的三勒漿。

三勒者,庵摩勒、毗梨勒、訶梨勒。

庵摩勒,廣佈南方,具有清熱利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於感冒發熱、咳嗽、咽痛、白喉、煩熱口渴、高血壓。

毗梨勒,中藥,又叫三果。樹像胡桃,果子形狀也像胡桃,核圓短沒有稜,主治風虛熱氣,可暖腸腹,止瀉痢,研成漿染鬚髮。

訶梨勒,拼音hēlílè,植物名。常綠喬木,果實可入藥。出自《唐音癸籤·詁箋五》。漢張仲景《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