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花洲情緣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又回母校走了一遭。20世紀60年代初,1962年1963年吧,我在鄧州上學。那時這個市名叫鄧縣,八十七萬人口,也就這麼一個高中。三萬多初中畢業生,也就錄取那麼不到二百人。一當列隊宣佈錄取名單,我還真有點欣喜若狂那情味:要到一中上學了,一中哪!

鄧州一中不是個等閒的學校。這個地方名字就叫得“獨秀”:春風閣、百花洲——是范仲淹講學的地方。範老夫子的《岳陽樓記》也是在百花洲他的書院寫成的,而範在寫這篇文章時全憑的資料與想象。他還沒有去過洞庭湖,見到的只是岳陽樓的圖樣與相關資料。我想這可能和二月河創作歷史小說有相通之處:飲一瓢漿而意擬三千弱水——也還是作者的直接感受,只是綜合了彼時彼地的色受禪悟、此時此刻的色想而已。

南陽這地方出了兩句名言,恐怕全國有初中以上文憑的人都能隨口而出。一句是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再一句便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以為諸葛亮的那一句“精神可嘉,境界不大”,不過是對蜀劉小王朝的死忠承諾就是了。而後一句涵蓋的人文意義是超前的,它的人民性、公而忘私的主觀意識,今天看仍是先進的、積極的,而這一句出自範公之口,寫在百花洲上、春風閣前——我的母校一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