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也說豫人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這幾年河南人聲價大跌,真的應了一句老話“其亡也忽”。在歷史演進中,只是“一忽兒”的事,他就不行了。南方有些商家,掛出了“河南人免談生意”。有的打出“警惕河南騙子”的大條幅,赫然懸之通衢大道。我還聽過一個笑話,說董存瑞的戰友河南老鄉,和董存瑞一道進了橋頭堡下要炸橋,卻忘了帶炸藥支架。河南老鄉說:“我去取支架。”一下子溜走了泥牛入海。衝鋒號一響,董一下子急了,舉起炸藥包便引爆了。他最後喊的一句也不是電影上說的“為了……”,而是“媽的,河南人真不是東西”。還有個笑話說,山西製造的假酒案查明主犯是河南人,這樣的人當然要槍斃。問他臨終有什麼要求,他說“希望解回原籍”,因為他寄望河南的槍子兒也是假貨;河南人的聲譽,真有點兒像下酒菜,親朋好友部屬故舊相聚,觥籌交錯間,一套又一套“說河南人”大喙解酒。

這件事我原本不大在意的,我本人原產山西,在河南算是僑居。河南人好歹有點“於我如浮雲”的味道,聽聽笑笑而已。但近來上網,又看河南、中央一些報刊竟鄭重其事地辯解起來,“河南怎麼怎麼好,事實是怎樣怎樣的……”手忙腳亂地出招應招。這樣的情節有點像金庸小說裡的武林下輩郭靖,來一招“亢龍有悔”,接著又是一招“亢龍有悔”,總之是一推一擋對付參仙老怪就是了。我的朋友周大新,還寫了一篇文章,請求人們“別再罵河南人了,河南是中國的祖業興創之地”。他並說:“世界今日之觀中國,猶中國今日之觀河南。”因之不宜有“大省沙文主義”云云。今年春天到北大辦個演講會,又有同學挺身而起,儒雅相問:“現如今河南人名聲不好,先生對此有何看法?”倉促之間應對:“我雖晉人,但三歲入豫,至今半世紀有餘,吃河南之糧,喝河南之水,自以為已是河南人。河南人今日有難,我現在應與豫人共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