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我的父親(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父親在部隊,母親在地方工作。他們兩個人長期吃“供給制”——每人每月,父親是六元,母親是四元吧?這個數,今天看是有點天方夜譚,但其實在共產黨革命隊伍中長時間全面執行過這個制度。我是後來“有了學問”才曉得,供給制還有一個名字,叫“戰時共產主義”——貧困的平衡按需分配。其實很舒服的,有點像初入伍時的義務兵——我們現在去當兵,也大致還是這個待遇,吃、穿、住、用的都是公家管,穿的,除了褲衩,連襪子都是“發的”,父親那時連牙膏肥皂都是“供給”。好處是什麼都不用操心,到時候就會有人給你發;不好處是沒有積蓄,攢不住錢。就那幾個零用票,想打打牙祭,改善改善伙食都有點窘困。我們兄妹——部隊子弟都一個樣——不享受“供給”,但每人每月是另有二十元的生活津貼。

所以當時在部隊有口諺,一個孩子是貧農,兩個孩子是中農,三個孩子是富農,四個孩子?則是地主。父親出身成分是富農,很不體面,但在部隊,他又是堂堂正正的“地主”——他有四個孩子,每月全家可以拿到八九十元。這個數字,在建國初期,可以說是筆鉅款了。

曾經有一段時間,地方上已經實行工資制,但部隊仍在供給。母親的收入一下子漲到八十多元,而父親還只是供“六元”。這樣,父親就必須吃我們兄妹的津貼,吃母親的工資。但是很快的,在軍隊的父親實行了工資制。他還另有軍齡補貼。每個月工資袋裡能拿到二百一十六元,加上母親的錢每個月就是三百元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