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章 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經子通,讀諸史,

考世系,知終始。

註釋

經:儒家經典著作。

子:諸子百家的著作。

諸史:各種史書。

世系:帝王家族的世代相承關係。

終始:王朝的興衰始末。

經書和子書讀熟了以後,就可以閱讀史書了。讀史時必須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朝代興衰交替的始末。

心解

讀史

這四句話是本章的引子。《三字經》提出讀懂了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人們就可以學習歷史了。古人認為,讀史必須在熟讀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著作的基礎上,因為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形成自己判斷是非、認識事物的標準,不至於在讀史時迷失方向,或者只記住了具體的史實而未能從中吸取教訓。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瞭解自己的歷史,總是會問“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歷史正可以填補人類這種內心對於時空的渴望以及對於生存環境的恐慌。學習和了解歷史可以讓我們在一個更為寬廣的時空裡獲得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歷史是出於人們自己的內心需要。

另外,人們學習歷史還有一個比較實用的目的——為了現在。人類的發展在於不再盲目於任何事物,而是有理性地從事某種事情,也就是說,人們要問個為什麼,並且首先思考事情的邏輯性、合理性,並估計事情可能的結果,然後才去行動。義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克羅齊的一句“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不知道被引用了多少次,而且這句話的含義甚至比得上一本專著。因為歷史囊括了人類發展過程中一切成功的規則與失敗的教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失敗的重演。我們學習和認識歷史,無形之中豐富了我們的閱歷,讓我們這些平凡的小人物能站在歷史的高度去接納和改造生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你就能看得更高、更遠。如果用兩句話來概括學習和了解歷史的重要性,那就是: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讓歷史告訴未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