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不提鄭和如何帶領海軍學員如何在沈家門軍港建設學校,修建營房。單說十萬兩黃金與二百名倭寇頭目在過年之前押解到了北平行在。

對於十萬兩黃金的剿匪所得,朱瞻基毫不意外,能夠出海走私的大明商人哪一個不是身家千萬,這些海盜一年只要搶上一回,就夠吃上一年。

海盜會將搶掠的物資運到倭國的種子島,如今的倭國正是戰國時代,全國都打成了一鍋粥。無論是海盜還是商人都不敢登上倭國本島,擔心被打急眼了的倭國大名給強搶了。

長崎外海的種子島就成了各個大名與商人交易的場所。倭國又盛產金銀,只要大明的貨物運到,有多少都不愁賣。

讓朱瞻基感興趣的是這些被俘虜的倭寇,這些年兇名赫赫的倭寇可沒少給大明沿海地區造成困擾。不知從洪武到永樂幾代帝王是出於效費比的原因,還是純粹的不重視海疆,總之就是沒有成建制的派兵去將沿海的島嶼梳理一遍,將海盜的生存土壤打掉。

要說這些海盜能打得過正規軍那是胡扯,無非是清繳這些海盜所花費的時間精力,與成果不成正比。

這就是封建軍隊的特點,無論戰場繳獲多少,基本都不會落到朝廷手裡,而是被軍頭與士卒分掉。朝廷出錢出力卻得不到任何的好處,當然是不願意做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

如今朱瞻基卻不同,他是知道海盜的富有,同時派出只忠於皇帝的監軍,用於監管繳獲的分配,以及制定合理的繳獲分配製度。讓不出戰負責後勤的官兵也會有獎勵分配下來,這些負責後勤的官兵當然不願意前線計程車兵將銀錢獨吞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