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作品相關 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音樂,人類情感的表達。

《尚書·舜典》雲:“詩言志,歌永言。”在先秦時代,樂和禮同為社會成員所必需的品德和技能。國家各種慶典之中,樂舞幾乎是每一個環節都必不可少的,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先秦時代,樂包含的內容較為豐富,並不僅僅指音樂,其實也包含詩歌、舞蹈。《周禮》中就記載,樂官管轄的除了樂師、罄師、鍾師、笙師、鼓人等之外,還有舞師。樂官之下,還有各種級別,總人數超過了一千五百人,可見其重要性。

既然樂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如此重要,且這種技能比較難得,需要長時間的專門培訓才可熟練,那麼自然就有專門的機構來管理、培訓。周代就專門設立了大司樂這個官職來專門管理,當時的樂人也基本都掌握在政府或大貴族手中,地位較高。

到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樂人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下降。雖然掌管正式禮儀樂舞的人都在,但已不可避免地加入了新的娛樂元素,即很多樂人漸漸成為向諸侯提供娛樂服務的藝人。簡而言之,原本傳統禮樂的雅正之聲漸漸變成了娛人的俗樂之聲,畢竟“禮崩樂壞”嘛,金主們的審美已經發生了變化,樂人為了生活,只能去適應市場,漸漸衍生出了新的流派。

戰國之後,樂人、優人、伶人甚至倡、俳之類的稱呼頻繁出現。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各國競相招納人才,就連雞鳴狗盜之輩也不放過。樂人作為一種有特殊技藝的人才,也在各國招納之列,很多人四海為家,到各國王宮服務。“齊宣王使人吹芋”這個故事都聽說過吧?嗯,濫竽充數這個成語的典故嘛。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個時代,樂人的地位仍然很高,雖然不如先秦時期,但仍然是“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