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一百零七:三君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隨著嘹亮船號聲,京河渠裡,數艘大船緩緩開動。玄都城北,金水門向上升起,一艘烏篷船,遙遙領在青雀宮的船隊前頭,飄出玄都城。

京河渠連著繞城的護龍河,越過護龍河往北,是十餘里水道,兩岸民宅擁擠。水道上有十二座大拱橋,橋拱下又設有關卡,好在那青雀符管用,烏篷船一路通關,駛入了滺水。

一入滺水,烏篷船轉而向東,駛向浮玉山的方向。

青年人在船頭撐槳,船隻逆水而行,速度卻不慢。艙裡,李蟬枕著雙臂,背靠艙壁休息。

故人重逢,本來是樂事,這位故人,卻惹了一身禍事。青年一時不知該高興還是嘆息,無奈道:“你下山時我送你一道劍符,還以為過幾年才能再見,這才大半年,倒是比料想的快得多。”

李蟬呼吸吐納,緩緩恢復體力,睜眼打量青年。

大概是為了出行簡便,青年穿的青衫並不是道服的形制,頭上卻戴了黑檀瓠冠,用子午簪的插法固定住。大庸國東部的道門,以希夷山為尊,故大庸東邊的道士,多遵循希夷山的規制,把簪子從左往右插成卯酉簪,合應希夷山尊生惡死之道。而大庸西邊的道士,以青雀宮為尊,就大都把簪子從後往前插成子午簪,合應的是青雀宮的純陽之道。

李蟬初上浮玉山時,與青年一樣,都是守門的鈴下人。守門兩年期滿,拜師修行,青年被選中,當了掃蓮人,李蟬卻沒透過青雀宮考校,擅闖禁地,偷學真法,被逐出山門。李蟬下山時,青年還未正式拜師傳度,如今既然已插子午簪,便是已種道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