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十二章 武朝舊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韓琛一開始,懷疑皇帝或者朝廷對越國公楚家動手,是有緣故的。

大武立朝之初,太祖皇帝陳友諒一共封了十三位國公。

後來連番征戰,威懾四夷,前後又將國公爵位封與了六位征戰有功的大將。

待到四方平穩,國泰民安之時,武朝就有了十九位國公。

彼時勳貴權勢一時無兩,成了尾大不掉之勢。

太祖皇帝雄才大略,看穿了其中的隱憂,為替後世子孫留下一份安穩的家業,於暮年之時,重用文臣,剪除勳貴勢力。

看似鳥盡弓藏,實則是不得已而為之。

以開國謀士許文廣為首的一幫文臣,磨刀霍霍,拿掉了不少勳貴的爵位。

這也是越國公一脈家訓的由來,錢財權勢,皆是過眼雲煙,今朝有酒今朝醉,安享榮華富貴才是真。

只能說,第一代越國公是個人精,將大勢看的分明。

得了爵位之後,既不招搖,也不跋扈,只滿心歡喜的做個富家翁,別說太祖皇帝了,就是那幫子文臣,也覺得這位毫無雄才大略,不曾特意針對,安安穩穩的就這麼一代一代傳下來了。

待到太祖皇帝陳友諒薨了,擁有國公爵位的勳貴只剩下七家,可見當時鬥爭的慘烈。

越國公一脈經此一事,更是將小富即安的思想發揚光大,往後每一代越國公,都無甚本事,平平無奇,只會花錢享受。

文武之道,在於平衡,陳友諒之後的幾個皇帝,倒也沒有對勳貴集團趕盡殺絕,要不然,尾大不掉的,就該是文官勢力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