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玉劍山日常 第178章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中軌道試驗衛星一號,終於在稍後幾天,利用良好的日、地位置,在合適的角度揭示了全景。

大地的赤道線缺了三分之一,有一部分是透過自轉慢慢長回去的,內部空洞比赤道線缺口要大,依據行星弧度計算,深度在一萬五千千米以上,推測是有一顆比靈月還大的天體從側面貫穿所致。

創口已經不知道有幾億年甚至更長,創口內已經冷卻了很大一部分,只能觀察到不規則網狀的熔岩。

後面幾個月裡,天文組被調過來盯著幾顆實驗衛星和測試機傳回的資料,火箭組只留了兩個人處理軌道修正之類的問題,其餘人又在準備下一枚火箭。

掌握的情報越來越全面。

現在人類能存在,得歸功於行星夠大。

傷口區大氣平均溫度為三百度,最高溫度是原地心處,接近兩千度,整個系統已經形成了穩定的自迴圈冷卻。

這個冷卻系統包含地下水和一些海洋區塊,它們不停的轉為蒸氣在陸地以東的各海洋中化為降雨,在西邊再次被甩進去轉為蒸氣。

之前一直很神秘的古海就是該系統的一部分,熱成像顯示古海東部地區的水溫常年在九十度以上。

狀況如此,但其實還是有一些東西很難用常識解釋。

為何沒有全球風暴,導致陸地被熱風襲擊?這種風暴頻率不用太高,幾百年一次,都足以毀滅生物繁衍的基礎。

為何沒有恢復球形,地表就有高階生命了?地心遷移的過程中,地質環境應該很惡劣。等地心穩定下來,再從原始有機物開始進化,時間上似乎有些不對,這需要數億年,地心遷移完成後缺口環境趨穩,有幾億年缺口裡都應該長草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