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胡春蘭從呂冬奶奶手中學得這門廚藝,然後根據自個積累的經驗,做了些變化。

有的變化能把一道傳統菜餚殺死,有的變化能讓味道更進一步。

胡春蘭屬於後者。

限於家庭條件,這是呂冬小時候最難得的美食,他從十歲出頭起,就學著協助胡春蘭處理生豬下水。

歸根結底,小時候肚子裡缺油水,饞的。

那是個一家燉雞,滿街吞口水的年代。

四個大豬頭整齊擺放在桌子上,大灶鐵鍋熱水燒沸,下面的火灶中,烙鐵、火鉤子和粗鋼條燒的通紅,隨時等人啟用。

豬頭和豬蹄上面,很多細毛不好處理,必須進行二次脫毛。

呂冬粗布包裹鋼條,拿起來稍等降溫,來到一個大豬頭前面,調整好角度,直接插進拱嘴鼻孔裡面,焦糊味立即飄了起來。

鋼條不停在豬鼻孔中攪動,力求除毛必盡。

連捅倆鼻孔,鋼條放回灶膛火中,改換烙鐵。

接下來,用烙鐵給豬頭做除毛美容。

烙鐵不好下的地方,還有燒紅的火鉤子。

這樣除毛效率比較低,過後還要再將發焦的地方刮一遍。

但這是呂家村的傳統做法。

松香和瀝青除毛輕快省力,這邊的人很早就知道,甚至多年前一度用過瀝青。

程立峰已經去世的父親,當年認識到瀝青的毒副作用,幾乎以一己之力糾正了全村的做法。

村裡,除了程立峰做下水生意,其他人滷煮下水要麼自吃,要贈送親朋好友,自然不會再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