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512章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1918年1月11日,曾與一班朋友去游上莊西面的上溪山口,憑弔明末遺民“采薇子”墓。

采薇子墓修建於上金公路旁一片桑豆混種的農田中,四周青山環抱。墓地建得較為簡陋,沒修墓道,需要穿過一片薯地才能來到墓前。新墓高約一米二,墓前矗立的花崗岩石碑上刻有“文化傳播者——采薇子墓”及立碑年份,並無其他文字及墓誌銘。墓地沒有半點奢繁之氣,其自然沉穩,毫不張揚的風格似乎更符合采薇子的隱逸之情。

關於“采薇子”其人,據績溪縣舊志記載,清順治初年,有無名隱士由義子忠侍隨來績溪縣上莊上溪山(今上金山)一帶,衣衫襤褸,夜宿路亭,靠拾乾柴煮野菜度日,偶爾入私塾作詩文,文字工整,文理深奧,多數不被人理解。有人向其索取詩文,不用草稿搖筆揮灑而就,自署“采薇子”。據此推測此人必是具有民族氣節的南明王朝舊臣。南明亡後不願仕清而效仿殷商時期的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採野菜為生並作采薇歌的故事。後來采薇子父子定居餘川村汪輔老家。康熙中期,父子相繼去世,當地汪姓村民將他們葬於上溪山口。

乾隆初,當地文人汪雲尋訪采薇子故跡為其立墓碑,題“采薇子墓”四字。

胡適作了一首五言詩:“野竹遮荒冢,殘碑認故臣。前年亡虜日,幾個采薇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