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晏嬰在這裡提出了一個觀念:君為社稷而死或流亡,為國家利益而死或流亡,則臣下也跟著去死或流亡;若國君為自己的個人利益而死而亡,則臣下大可以不必要跟著去死去亡,除非是他寵幸的人。這個觀念和後代的愚忠絕對是兩回事,也和後代的“朕即國家”是兩回事。晏嬰把國家和個人分得很清楚,即使你是國君,也不一定時時事事都代表國家。臣子只忠於國家,不忠於個人,這是相當先進的理念,和我們現代的觀念相差無幾。

在先秦著作中,這個觀點很是流行。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篇中,有一段話:

“齊宣王問:‘商湯流放夏桀,周武王討伐商紂,真的有這些事件嗎?’孟子答:‘史料中有這種記載。’宣王問:‘臣子犯上殺死君主,行嗎?’ 孟子答:‘破壞仁的人叫做‘賊’,破壞義的人叫做‘殘’,毀仁害義的殘賊,叫做‘獨夫’。(人們)只聽說把獨夫紂處死了,卻沒有聽說是君主被(臣下)殺害了。’”

說明在戰國時期這種思想還是很流行的。孟子更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這樣超前的觀念,和後世的皇帝時代的專制思想相比不知先進了多少倍。

本書重點在於講述各國的紛亂過程,對當時著名的思想家的思想的探討、挖掘、總結、發揮、闡釋、大義以及對後世的影響等等高大上的問題由熊某、劉某等人去完成,本人水平有限,本書就不過多的在這方面用心了,淺嘗輒止,略加發揮,適可而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