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94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陳宇朗誦的古文是:‘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臺。’

這段古文,意思翻譯過來就是:共工部落的首領手下有一位臣子,名為相柳氏,他有九個腦袋,他饕餮暴虐,每個腦袋可以吃空一座山的食物。

相柳所到之處,大地便會塌陷,水流匯聚成溪流和沼澤。

由於相柳作惡多端,大禹為民除害,把他給宰了。

卻不想,相柳的血所流之處,腥氣熏天,被汙染的大地居然無法再播種五穀。為治理這片土地,大禹前後數次,將腐溼的泥土挖掘出來,堆成土臺,鑄成眾帝之臺。

所謂眾帝之臺,便是歷史上消失的五帝臺。

受時代所限,這段古文裡充斥著神話色彩,基本上沒有科學依據。

但仍不影響其偉大。

仍不影響這段古文幫助人們重新認識了大禹那胸懷天下蒼生的大格局。

陳宇所朗誦的這段古文,光怪陸離,乍一聽,完全是在扯犢子。

但完全可以從科學的角度,重新推敲一遍這段話的內容。

首先,共工,這個名字大家十分熟悉。

不過,這個共工可不是洪荒傳說裡怒觸不周山的那個共工。

共工是一個部族的名稱,他們的首領都叫共工。

好比皇帝本身的名字不重要,所有的皇帝都統稱為‘皇帝’是一個道理。

最早的共工,也就是共工部族的初代首領,是炎帝的玄孫之一。所以,共工部族算是炎帝部族的一系血脈分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