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7-7-25 4:17:24

【二四六】上國不堪消耗戰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六年(戊午,公元前123年)

是時,漢比歲發十餘萬眾擊胡,斬捕首虜之士受賜黃金二十餘萬斤,而漢軍士馬死者十餘萬,兵甲轉漕之費不與焉。於是大司農經用竭,不足以奉戰士。六月,詔令民得買爵及贖禁錮,免臧罪。置賞官,名曰武功爵,級十七萬,凡直三十餘萬金。諸買武功爵至千夫者,得先除為吏。吏道雜而多端,官職耗廢矣。

——《資治通鑑》卷第十九 漢紀十一

漢武帝在歷史上似有一個定評,那就是窮兵黷武。

銳圓哥哥對史料掌握很少,沒有細細分析過:漢匈之間戰爭連年,到底各死傷了多少人馬?各消耗了多少軍費?

人員傷亡方面,或許半斤對八兩,但在軍費開支上,肯定不在一個數量級上。這也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上,是傳統的對稱戰爭。二戰中,德國和蘇聯的戰爭,就是拼人員、拼鋼鐵的戰爭,我記得看過蘇聯的一部巨長的電影叫《解放》,幾乎是蘇德戰爭的全過程,其中有一個鏡頭,斯大林對他的幕僚分析道,德國一定會失敗,為什麼呢?因為德國的軍人總數和全國人口總數的比例已經達到一比六還一比八,而蘇聯是一比十五,(大概是這個意思,記不清楚了),斯大林認為,兵員超過國家總人口的10%,結論就是必敗。布林什維克是講究“規律”的,斯大林從哪裡得到這樣的規律或者定律,我們不知道,不過從學理上講,什麼事情都有臨界點,一個國家養的軍隊達到一定人口比例,肯定會倒黴,這應該是不會錯的。同樣的,一個國家的軍費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一定水平,這個國家也可能會出問題——在世界大戰中,各國的軍費比例都高,都是戰時經濟,這時不好講最高的一定失敗;但在平時,一個瘋狂國家把自己的經濟搞成戰時經濟,它一定會倒黴甚至完蛋。積弱可以亡國,“強”過頭了,一樣可以崩潰,比如古羅馬帝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