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永不承擔過量風險”是穩健性法則的通俗註解,“倉位(或槓桿倍率)與勝算成正比,保持倉位與身心的平衡”是穩健性法則的精髓。中國有一個成語叫“欲速不達”,出自《論語·子路》,原文如下: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時衛國人,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莒父,是魯國的一個縣。上述引文意思是:子夏被任命為莒父縣縣長,上任之前,向孔子請教怎樣處理政務。孔子說:“不要只圖快,只圖快有時反而達不到目的;不要只顧眼前小利,只顧小利往往辦不成大事。”這個典故告訴我們任何客觀事物都有其內在規律和發展階段,人們必須予以尊重而不能強行逾越,否則就會適得其反。觀察交易市場上大量的失敗案例,股票市場上的重倉頻繁交易或期貨市場上的高倍率槓桿交易(以下通稱“過度交易”)是導致交易者“暴死”的重要原因——請原諒我使用了一個粗魯的詞彙,但是既然交易市場上已經發生過太多悲劇,且因為交易失敗而自殺者時有耳聞,我們何不在這裡正視這一問題呢?很少有人是因為無知才過度交易,換言之,幾乎所有過度交易者都明白他們這樣做的危害和他們所面臨的危險,那麼他們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顯而易見,除了出於前面討論過的一種“追求失敗和自我毀滅”的潛意識之外,絕大多數人都是在貪慾和速富思想的支配下才選擇了過度交易;而且由於他們一再失控,表現在賬戶上就是一再暴倉,他們本人也一再陷入“破產——重來——破產——重來——破產”的怪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