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4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0-03-12 20:58:58

【道教門派】

道教在歷史上形成了眾多的道派。如漢代有天師道和太平道兩個道派,魏晉時期有上清派、靈寶派、三皇派,宋金元時期有全真道、太乙道、真大道、淨明道等道派。各個道派經過歷史上的融合,最後歸併到正乙道(由天師道發展而來)和全真道兩個大道派中。今天的道士即分屬這兩大道派。正乙派主要傳播於江西、江蘇、上海、福建等地,其他地區的道士則大多屬於全真派。兩派的信仰並無差異,只是在教規教戒上有所不同。全真派要求素食、出家(不結婚)、住觀,正乙派則無這些規定。

黃老道——早期主要教派

興起於漢代,文帝、景帝為了鞏固漢室江山,均採用黃老清靜之術治天下,尤為竇太后好讀黃帝、老子之書,這樣影響皇宮貴族包括太子、諸竇均讀黃帝、老子之書,就是曹參、陳平等國相亦不另外,使黃老學說蔚然成風。據《史記》載,最早研究黃老之學的人是河上丈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臣公,樂臣公教蓋公,蓋公教於齊高密膠西,為曹相國師。”這樣,上上下下形成一股黃老學之風,使黃老之學大興於漢。漢武帝雖獨尊儒術,但儒家亦崇拜黃帝、老子。加之黃老之學又與當時的神仙家、陰陽家、五行家、方技家、術數家等相融,特別是楚王英齋戒祭祀,學為浮屠,崇拜黃老。漢桓帝親自去陳國苦縣和濯龍親祀老子,由於帝王親祀,百姓更加崇拜,使黃老學說正式發展成為有宗教色彩的黃老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