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2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01-12 11:25:11

評嘆

1917年春,毛澤東向《新青年》雜誌投稿。9月,毛與蔡和森等人的一次夜談中,專門論及陳獨秀,謂:“沖決一切現象之羅網,發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書,以真理為歸,真理所在,毫不旁顧。前之譚嗣同,今之陳獨秀,其人者魄力雄大,誠非今日俗學所可比擬。”

陳獨秀晚景淒涼,為其做傳的王森然說:“夫中國人民,以保守為天性,遵已動為大教,其餘,陳氏之反宗教軍閥及孔子主義並赫赫然領導無產階級革命,相率驚駭而詛之,良不足為怪!顧政見自政見,而人格自人格也,獨奈何以政見之不同,黨同伐異,莫之能勝,乃密報私隱以陷害之?此村婦相誅之窮技,而不意其出於革命領袖階級也。造成這不黑不白、不痛不癢、不戰不和、不守不走之中國現局,使光明俊偉之人,無以自存於社會,傷之者又不能自富所處之時代。嗚呼,如此雞鳴狗盜,橫長權柄,乃國之大哀也。”

1942年陳獨秀去世,陳銘樞挽曰:“謗積丘山,志吞江海,下開百劫,世負斯人!”

魯迅曾經評價劉半農、陳獨秀和胡適的為人。他說:“假如將韜略比作一間倉庫罷,獨秀先生的是外面豎著一面大旗,大書道:‘內皆武器,來者小心!’但那門卻是開著的,裡面有幾枝槍,幾把刀,一目瞭然,用不著提防。適之先生是緊閉的關著門,門上粘一條小紙條道:‘內無兵器,請勿疑慮。’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這樣的人,有時總不免要側著頭想一想。半農卻是令人不覺其有武器的一個人。所以我佩服陳胡,卻親近半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