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2-11 18:40:50

晚景

1954年龍潛任中山大學副校長,在批判胡風的運動中,他點名批判陳寅恪的思想,過後不久他就受到了批判,後來龍潛在檢討時這樣表白道:“我對陳寅恪的問題考慮不周,和了他三首詩,在會場上唸了兩句,後來到了北京,許多領導同志都問到陳寅恪,我才知道問題不是那麼簡單。”

1961年陳寅恪與郭沫若見面。郭主動對過去兩人的不快作了“解釋”,並徵詢陳寅恪有何希望和要求。陳寅恪真摯地提出應組織力量整理出版《文苑英華》;並雲自己需要圖書資料和因寫《錢柳因緣》希望得到特製稿紙。郭沫若概允並踐諾。

1961年,陳寅恪辭別專門來探望自己的吳宓,為賦詩曰:“問疾寧辭蜀道難,相逢握手淚丸瀾。暮年一晤非容易,應作生死離別看。”其後果不復見。

1966年7月,陳寅恪由原來的大字號“走資派”、“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水漲船高地被加封為“牛鬼蛇神”、“封建餘孽”、“死不改悔的走資派”,同時被指斥為大肆揮霍國家財產,享受高階護理待遇,非美帝國主義的藥物不吃,有意汙辱為其理療的年輕女護士等的“罪魁禍首”。而隨著陶鑄被打倒,一直頗受陶氏關懷的陳寅恪更是雪上加霜。助手黃萱被趕走,當年受陶鑄直接關懷而委派到陳家的三名護士被撤除,陳寅恪工資停發,存款凍結,陳家住居的校園內東南區一號樓被大字報覆蓋,遠遠望去如同一口巨大的白色棺材,兀立於樹木叢生的校園一隅,望之令人恐怖驚悚。接下來,大字報由樓外糊到了室內,門臉、衣櫃、床頭,甚至陳寅恪的衣服上皆由大字報貼蓋。面對此情,唐篔說:“人還沒死,已先開弔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