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湊巧的是,第3師第6旅的旅長張鴻逵突然發病去世了,本來是應該由團長王承斌遞補的,但因為有人反對王繼任旅長,結果曹錕便讓吳佩孚升任了第六旅的旅長……這真叫“有才又有運,處處同花順”,由此,吳佩孚也就成為了曹錕的鐵桿心腹,並在北洋軍人中嶄露頭角了。

介紹完了吳佩孚的經歷後,卻要說到1918年的湘鄂戰爭,當時吳佩孚奉曹錕之命率第3師南下入湘,在大敗南軍後相繼攻克岳陽、長沙,繼而駐防衡陽。入湘不久,吳佩孚因戰績卓著而正式升任了第3師師長,由此成為曹錕軍中的第二號人物。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便兩年過去了,吳佩孚的軍隊已經在衡陽呆得再也不耐煩了。事實上,早在1918年7月,吳佩孚便電請撤防北歸,原因很簡單,當時的督軍是皖系的張敬堯,第3師駐防湘南實際上是為他看家護院,這如何使得?再說了,第3師的官兵大都是北方人,他們久居潮溼悶熱的南方當然也不樂意。

但是,由於當時的戰局剛剛穩定下來,而接著又是一戰結束、南北議和,巴黎和會之後又鬧學潮,國際、國內的事情多得不得了。一直等到1920年,吳佩孚再也等不及了,他這次不管北京政府批准還是不批准,都要率兵北撤了。

張敬堯在聽說吳佩孚要北撤後,這下可把他急壞了,因為他深知自己在湖南的這兩年太平日子,完全是倚仗吳佩孚的第三師替他守住了山門、擋住了南軍,不然,靠他那孱弱無能的第7師是根本應付不了場面的。張敬堯在督湘期間,由於其高壓政策和搜刮劣跡,一度還引發了湖南人的“驅張運動”,當時的毛澤東就曾作為“驅張”代表前往北京向大總統徐世昌請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