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這場浩劫中,偌大一箇中國,唯一得分的人大概就是趙構:此時,他是大宋帝國唯一一個倖免於難的正宗皇子,在中興大宋的旗幟下眾望所歸,理所當然地成為號令全國的領袖人選。

就這樣,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五月一日,趙構相當順利地在南京應天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即帝位,成為南宋的開國皇帝。這一年,趙構二十一歲;改年號為建炎元年。於是,公元1127年就有了兩個年號,既是北宋靖康二年,又是南宋建炎元年。

為此,趙構遭到當時金國人士和後代史家、特別是當代史家極為尖刻的批評。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評論來自金國人士,認為趙構:“銜命出和,已作潛身之計;提兵入衛,反為護己之資。”意思是說他受命出使時,已經作好潛逃保命的打算;成為號令兵馬的大元帥,沒有率兵救援京城,反將這些兵馬變成保護自己的資本。

作為敵對方如此批評,意在破壞敵人領袖形象,具有濃厚的宣傳戰色彩,可以理解。但是,後代史家,特別是當代史家以此為定論,卻過於苛刻,似乎有失公正。

這裡,構成了圍繞趙構的又一個歷史謎團:

事實上,當時的趙構不可能預見到開封必然淪陷、父兄兩代皇帝必然成為俘虜的結果,他為什麼敢於不去執行自己的使命?

我們的推測是:作為兩次議和的高階人質和使者,趙構很有可能是宋朝朝廷中對雙方態勢觀察得比較清楚的一個人。他肯定不是一個捨生取義的忠臣義士,卻是一個腦筋清楚、較有才能、懂得審時度勢儲存實力的政治人物。他很清楚,雙方在戰和條件與實力上的差異過於巨大,即便前往金兵大營,也未見得能達成使命;而他自己則幾乎肯定難以全身而返。因此,他才冒著寧願受到皇帝責備的風險,尋找藉口,躲開了這個未知數太大,危險卻明擺在那兒的任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