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而太祖時期設計的官、職、差遣分離的制度,與科舉、恩蔭、薦舉等選官制度結合起來以後,則演變出了大批次的冗官。據說,當時有官有職而沒有差遣的人,佔到了官員總數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這也就是說,在帝國的所有官員中,有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屬於冗官。為了安排這些已經有了官、職和每年繼續湧進來的新官員,帝國絞盡腦汁地發明新差遣、新官位,於是就有了我們另一個很熟悉的形容詞,叫做“疊床架屋”。這些疊、架起來的冗官們與帝國慷慨的高薪制度相結合,在催生出大宋帝國燦爛的經濟文化之花時,也耗費了以千萬計的俸祿。資料顯示,神宗皇帝登基之前,兩萬五千名帝國正式在編的官員,和——我們找不到準確數字,據估計在二、三十萬左右——的吏員,每年需要支出的俸祿,大約在一千二百萬緡錢(21)。

其中,以宰相和樞密使為例:他們的俸祿收入包括:正俸,相當於基本工資;添支,相當於資歷或年資工資;職錢,相當於職務工資;衣賜,相當於服裝補貼;茶酒廚料,相當於伙食補貼;飼芻,相當於交通補貼;薪炭,相當於取暖補貼;還有七十個人的隨從衣糧,相當於安全保衛兼威風擺譜津貼。其總數大約為一萬緡錢上下,差不多合一萬畝土地的出息,大約相當於今日二百萬元人民幣左右。我們知道,擁有宰相官位的人可遠遠不止三、五個人。太祖杯酒釋兵權之後,節度使的待遇是最高的,大約比宰相還要高出三分之一左右,而擁有節度使待遇的人,比擁有宰相官位的人,又要多出許多。有一種說法認為,宋朝宰相的官方收入大約至少是明朝宰相——首輔的五倍以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