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2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所以佛家讓人們丟掉自我,莊子讓人們化入天地之中。可那種境界太高妙,太神奇,需要慧根,需要悟性。於是,儒家提供了一種簡便得多的辦法,把人化入社會之中。社會總是生生不息的,這樣的結局,總不會令人太過悲涼。

孟子為什麼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為家族的繁衍,血緣的傳承,會更大程度地消除人類的孤獨感,從而給人以無限的生機和希望。

孟子勸善,正是從這一點社會性著手。所以,他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當人們體會到親情與仁愛之時,多半總是幸福的。那把這種幸福再擴大,不就是善了麼?

對君王也是一樣。當一個君主執迷於攻城掠地,執迷於稱霸中原,就好像執迷於錢財的世人一樣,終究難免落得一場空。可如果把自己化入自己的國家之中,當然可以獲得更大的快樂。所以“與人樂”,“與眾樂”。

這樣,即便面對艱難困苦,也好過得多。同仇敵愾,總是更能激發人們心中的力量和勇氣。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這樣的話語,完全超越了時代,響徹千古長空。朱元璋先生不懂,聞此言而將孟子逐出孔廟,於是在與貪官暴民憤怒的搏鬥中度過餘生。李世民先生懂得,嘴裡始終唸叨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於是在上下齊心、萬民稱頌中開創大唐盛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