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秦國這一次達成同盟的方式很特別:靠打。公元前316年、315年、314年,秦國把趙、韓、魏揍了個遍,把三晉給打服了。結果,除了趙國仍願保持獨立之外,韓、魏紛紛投入了秦國的懷抱。第二次連橫大獲成功。

可是張儀又錯了。第一次連橫,招致了五國合縱,三晉兵發函谷關,好在秦軍戰力強大,化險為夷。這第二次連橫,結果卻更加可怕,那就是:招致了齊、楚兩強的重磅合縱!

促成這次合縱的不再是公孫衍了,而是一位比公孫衍還要有名的人物。

第六位:屈原。

屈原是不折不扣的楚國貴族。《離騷》一開篇就寫道:“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說自己是五帝中高陽(顓頊的別稱)的後代,與楚王同宗(伯庸為楚國開國國君熊繹的五世孫,屈姓遠祖)。到戰國中後期,屈姓已和昭、景兩姓一起,並列為楚國的三大貴族。

公元前319年楚懷王即位之後不久,便重用屈原。屈原胸懷大志,立刻著手改革。史籍上並沒有過多記載屈原改革的成效,我們無法知道屈原的改革到底對楚國有多大影響。但屈原在外交上提出的聯齊抗秦之策無疑堪稱大手筆。

這是戰國曆史上第一次強強聯手,其勢簡直不可阻擋。

首先,楚國上柱國景翠率軍圍攻韓國雍氏(今河南禹州),秦軍發兵救韓。齊國馬上起兵響應楚國,一支軍隊與宋國聯合,攻打魏國煮棗(今山東菏澤),另一支軍隊一直穿過魏國腹地,與楚軍會合,聯手製秦。楚、齊聯軍甚至包圍了秦國在河東的重要據點曲沃。楚國又派出一支軍隊攻打秦、楚邊界處的商於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