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7-08 22:24:49

【70】 至聖先師(下)

中國哲學有一個特點,就是話不說透,甚至不說明白,要後人自己去領會,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這個特點恐怕也是由孔子開始的。且看《論語》:

顏回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約束自己而遵守禮制為仁。)”

仲弓問仁,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司馬牛問仁,孔子說:“仁者,其言也仞。(仁人說話遲鈍。)”(孔子接著解釋道,做到很難,說出來能不遲鈍嗎?)

子張問仁,孔子說:“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四個人四個答案,那個樊遲更絕,問了三次,孔子給出了三個不同的答案。

樊遲一問仁,孔子說:“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先經歷困難而後有收穫,可以稱作仁。)”

樊遲二問仁,孔子說:“愛人。”

樊遲三問仁,孔子又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於是乎,“仁”字在《論語》中出現上百次,它的含義竟次次不同,我們始終找不出哪一條才是真正的定義。

兩千多年來,諸多學者對“仁”做了各種不同的註解與分析。以至於作為中華文明中最為常見的一個字眼,每一箇中國人對“仁”都不陌生,每一箇中國人都有著自己對“仁”的理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