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2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大明新政權成立後,老楊也不得不表態,承認新朝乃“受天新命”,並在贈地方官的詩文中上奉承之辭:“天子龍飛定兩都,山川草木盡昭蘇。三吳履畝難為籍,四海均田喜有圖”(《送經理官黃侯還京序》),不痛不癢之間,卻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明史》中記載,明廷徵其入朝,老楊以白頭老寡自比,表示“不再嫁”之決心,並作《老客婦謠》一詩上呈老朱“御覽”。朱皇帝“嘉其志,仍給安車還山”,宋濂為此作詩說:“不受君王五色詔,白衣宣至白衣還”——這段佳話,完全是傳說傅會,清人考證已經證實是“小說家”語。倘若老朱皇帝有些氣度,明初文人也不會被他弄死那麼多人。清人還較真,乾隆老兒修《四庫全書》時,看到其中選錄老楊的《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其詩狂詆元朝極贊明朝,這位“文字獄”頭子非常憤怒,大罵老楊為“貳臣”,借題發揮,讓館臣把他的“御製大字報”錄於楊維禎詩文前。據後人考證,《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是別人偽作,竄入老楊詩文集中,並不是他本人的作品。老楊倒黴,死後四百年,仍舊被韃子皇帝拔來拔去,懷疑他的品操。老楊畢竟沒有食過明朝俸祿啊。

楊維禎所作“時政詩”,也很有嚼頭,不似窮酸文人“詩史”詩那樣乾澀無物和直白低俚。試舉其《鹽商行》一詩為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