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中國中央政府組織,到第三世紀曹魏帝國時,把九卿擠到次要地位,另行成立“尚書”、“中書”二省,作為行政中樞。經過繼起各王朝帝國四百年來不斷修正,到了唐王朝,遂成為下表所列的形態:

所謂崇官,即現代所稱的國家元老,一種只有尊榮而沒有實際權力的最高顧問。“三公”、“三師”只是習慣稱呼,事實上包括六種官位: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他們只支領俸祿,不干預國家政務。

乙級機構秘書省,二世紀中期,東漢政府設立秘書監官員,負責保管及校勘政府所持有的圖書。三世紀初,三國時代之曹魏帝國政府,把秘書署擴大成為一個“省”,而命秘書監作為首長。唐政府仍維持它存在,類似國立圖書館,當然只供應帝王和高階官員閱讀,不向人民開放。翰林院,是唐政府創立的類似文化人聚會所,或高階官員儲備所的官署。唐王朝初建時,各地經學家(研究儒書五經的學者)、文章家(專門寫宣言、文告,或短篇論文之類的知識分子)、預言家(星相占卜)、藝術家(包括畫家、雕刻家),紛紛向首都長安集中。皇帝特別指定一個處所,招待他們之中最傑出的若干人士,以便隨時召見。這個處所稱翰林院,由年高德劭的一位擔任首長,稱翰林承旨,其他人士則稱翰林學士。以後各色人等陸續淘汰,只剩下文章家,專為皇帝撰寫詔書。因為漢字和文言文運用困難,一個人至少要有二十年以上的刻苦努力,才能勝任。文章家在這方面的特殊能力,很受到皇帝的重視。因之翰林學士往往比其他官員容易升遷到宰相地位,所以當時稱翰林學士為“儲備宰相”(內相),成為知識分子最羨慕的一種職位。御史臺負責監察彈劾,首長御史大夫,副首長御史中丞,以及所屬諸御史。他們是皇帝的耳目,但也不時反映民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