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從《難經》的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解剖技術已經頗有水平了,雖然學過現代解剖的人會說這些東西和現代解剖學不能相提並論,但這些內容是兩千年前的成果,顯然是經過實際測量後記載而成的。當看過一千多年後清朝人王清任的《醫林改錯》(後面將有專門的介紹)後,我們就會更加肯定當時的解剖技術(此後關於屍體解剖的記載要等到南北朝的宋朝才會再次出現)。隨著封建社會的完善,關於解剖學知識的記載越來越少,可能是因為人們對殯葬越來越重視,醫生解剖屍體被視為對死者的大不敬,要得到用於解剖的屍體,就只能等處決謀逆這樣十惡不赦的重犯的時候才有機會。在解剖屍體被禁止後,如果還想得到這方面的知識,歷代醫家可能只有從“內、難諸經”中去找了,這很可能也就是歷代醫家如此重視這兩本書的真正原因。

就是在這一時期,我國的第一部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也問世了。這部書的作者不詳,成書年代不詳,但肯定是受到了《內經》中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故將藥品分成酸、苦、甘、辛、鹹五味,而且將藥物分別歸經。書中人為的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並以朝中的君臣地位為例,來表明其主次關係和配伍的法則,明顯是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其中上品收錄藥物120種為君,無毒,主養命,多服久服不傷人,據稱還會清身延命;中品120種為臣,無毒或有毒,主養性,具補養及治療疾病之功效,下品125種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為除寒熱、破積聚的藥物。其實被收錄入上品的藥物中也多有不宜久服之品,下品中療效突出的品種卻比比皆是。由於《神農本草經》在中藥界中的地位無以倫比,所以這種分類方法幾乎被認為是古代中藥唯一的分類方法。其實當時很可能還存在著一些別的分類方法,例如已迭失的《吳普本草》很可能就是按自然屬性分類法分類的藥物學專著(吳普即華佗的徒弟,從一些其他的書籍中還能看到《吳普本草》的概貌)。後世本草沿用這種分類方法已成為傳統,南北朝時期的陶弘景雖然將自然屬性分類法結合入三品分類法之中,但直到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出版才將這個傳統徹底打破。《神農本草經》至少是當時藥學家們對此前中藥學一個流派的總結,為後世的醫生們提供了藥學指導,尤其對《傷寒雜病論》的問世具有深遠的影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