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建安五年(200年)八月,袁軍主力推進到官渡前線,袁軍用沙土堆成土丘,在曹營正面呈東西方向展開,長達數十里,以此為依託構築營寨。為了對抗袁軍,曹操也分兵築營,但如此以來,兵力不足的問題更加突出了。

《三國志》認為此時在官渡前線對陣的雙方兵力,袁紹有十多萬人,曹操不足一萬,且傷兵佔到十分之二三。這顯然是不準確的,袁軍人數估計得差不多,但曹軍人數明顯低估了。

裴松之也不同意《三國志》的說法,他認為曹操起兵的時候已有五千人,以後大小各戰勝多負少,勝率在百分之六七十以上(敗者十二三而已矣),僅破黃巾一役,就收降卒三十多萬,即使在戰鬥中不斷有損耗,也不會如此之少,用數千之眾對抗十多萬敵軍,斷然沒有取勝的可能。

裴松之進一步作了詳細分析,他認為至少有三條理由說明《三國志》所載不準確:一是袁紹構築的屯營東西達數十里,而曹操能分營相守,說明曹軍兵力雖少,但不至於只有數千人;二是假如袁軍是曹軍的十多倍,袁紹應該採取圍攻的辦法,而不是現在這樣兩軍對壘,讓曹軍進退自由,屢屢得手;三是後來袁紹失敗,很多史料都記載曹軍曾坑殺袁軍七八萬人,以數千之眾完成坑殺七八萬人的事是不可能的(八萬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縛,而紹之大眾皆拱手就戮,何緣力能制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