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11-24 07:27:35

李世民為什麼會選魏徵做自己的鏡子?因為魏徵的經歷複雜!

他跟過元寶藏,跟過李密,跟過竇建德,又跟過李建成,過往的複雜經歷註定魏徵不可能成為李世民的近臣,既然不能作為近臣,那麼就做諍臣吧!

李世民不是一般的皇帝,他不滿足於只使用自己秦王府的舊人,像魏徵、王珪、薛萬徹這些太子建成的舊部,他照樣使用,這既體現了皇帝的寬廣胸懷,也為大唐的朝政摻進了一些沙。

往通俗說,魏徵就是李世民放進朝廷裡的鯰魚,他需要這條鯰魚經常跟自己唱反調,順便再攪動一下容易懈怠的朝廷。

魏徵和李世民都是聰明人,他們很快進入了角色,長達十七年的時間裡,他們配合的天衣無縫。

於是便給後世留下了諸多經典:

比如“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比如經典的《諫太宗十思疏》;

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徵寫到: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

譯文:

身為君主,果真能夠做到:見了想要得到的東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將要大興土木,就想到要適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寧;考慮到帝位高隨時會有危險,就想到要謙虛,並且加強自我修養;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江海是居於百川的下游;喜歡打獵遊樂,就應該想到國君一年只可打獵三次的禮度;擔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謹慎有始有終 憂慮會受矇蔽,就想到虛心接納下屬的意見;害怕讒佞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惡小人;加恩於人時,就想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賞賜不當;施行刑罰時,就想到不要因為正在發怒而濫施刑罰。完全做到上述十個方面,擴大九德的修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