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東晉朝廷出現內亂,晉孝武帝的弟弟琅琊王司馬道子與謝安爭權,謝安用三國姜維避禍沓中之計,以北伐為名,出鎮廣陵步丘築新城壘避禍,不久病重。渡江回京入石頭城,過西州門,悵然對左右道:“我本意自海道轉江道回京,可惜本志不遂,此乃天意也。昔年桓溫在時,我常懼不能自全,一夜,忽夢乘坐桓溫之輿,車行十六里,見一白雞而止。如今想起來,乘桓溫輿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雞主酉,今太歲在酉,我的病不會好了!”回京不日,謝安薨,時年六十六歲。孝武帝三日臨於朝堂,賜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百萬、布千匹、蠟五百斤,贈太傅,諡曰文靖。及葬,加殊禮,依大司馬桓溫故事。又以平苻堅勳,更封廬陵郡公。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謝安一代名士,談笑間情雄桓溫推枕無奈,奕棋中百萬敵虜風聲鶴唳。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及其北征,盡室而行,造泛海之裝,欲須經略粗定,自江道還東,可惜雅志未就,天下事何能盡心如意,“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先民誰不死,知命復何憂。”

日期:2007-3-5 20:40:35

是的,應該說道武帝拓跋珪在君位傳承問題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也收到很好的效果,以後我們要詳細討論這個問題。他吸取歷代王朝和尤其是慕容燕國的教訓,徹底摒棄兄死弟及的草原民族的傳統,嚴格按照立嫡以長的古訓立太子,並強制性地推行一條慘無人道的“子貴母死”的政策,對於“子貴母死”,田餘慶先生在其《拓跋史探》中有過詳細的論述,除了魏書載明和田餘慶先生所講的那些原因之外,防子弱母壯,外戚當權,母族強大等等,還起到威懾后妃的作用,試想那個母親還想為兒子爭位?另外,表明拓跋珪非常深刻地接受儒家思想,君主即公即國,天子無私事,你做皇帝,沒有老爸,沒有老媽,有的只是天下,有的只是百姓。所以他不惜舍掉與其共患難的恩愛夫妻劉皇后,以至於最後沒有一個親人,從拓跋珪身後歷代皇帝傳承有序來看,他的心血沒有白廢。即使母后當權,也不存在私的問題,因為母子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子貴母死”在胡太后時被廢,北魏國運走到盡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