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據此證明《宋書》的記載是錯誤的,拓跋珪是什翼犍是孫,非其子。駁掉宋書,晉書中的故事又如何解釋呢?晉書編寫的根據是什麼呢?由此引出崔鴻的《十六國春秋》,崔鴻北魏人,與宋書作者沈約基本處在一個時代,《十六國春秋》原本秩失,現在的版本是經後人輯補的,據說晉書大多史實參考《十六國春秋》,晉書作者房玄齡先生為什麼棄魏書不顧非要選擇《十六國春秋》呢?除了對魏收不放心之外,畢竟崔鴻與沈約所處的年代要早。晉書給我們仍舊留下兩處疑團需要解釋,一是什翼犍未死,拓跋珪縛父請降,二是拓跋珪被流放於蜀地。其實這是一個問題,只有拓跋珪縛父請降,才能被苻堅流放於蜀地,因為他不孝。

事實又是如何呢?無論魏書也好,晉書也好,有一點是肯定的,秦軍兵臨雲中時,拓跋代國曾出現內亂導致什翼犍的許多兒子死亡,關鍵在於叛亂是由誰發動的。魏書說是庶長子拓跋實君和拓跋斤,晉書則說是拓跋珪,各執一詞。拓跋珪有沒有可能發動政變?他自己沒有可能,因為他當時才五歲,虛歲也就六歲,怎麼可能打敗都是成人的長兄們呢?贊同什翼犍納媳說的史家認為雖然拓跋珪不可能,但已為什翼犍妻子的賀氏可能,原因是她的背後有賀蘭部的勢力。賀氏的傳奇故事我們在後面還要逐一講,她是一個聰明、大膽、有識見的女子。即使當時她坐上代王王后的位子,也絕不可能在秦軍大舉壓境的關鍵時候蠻幹,清除慕容妃的兒子們,把什翼犍抓起來投降。如果真是這樣,代國的老人,部落聯盟的首領們會對她倍加尊重?再者說,苻堅會把一個五十七歲病魔纏身的老人送進太學學禮,僅僅認為他未參仁義?更何況什翼犍本身便是一個仁恕之君。不管拓跋珪曾不曾縛父,依苻堅的大度和英明,也絕不會將一個六歲的小孩子流放到偏遠的蜀地去。應該就此判斷,晉書不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