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看看當時的名流怎樣品評他的吧:王衍十二、三歲時曾經拜訪山濤,山濤嗟嘆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兒!”(是哪個老太婆,生出了這樣一個小孩子啊!)國丈楊駿想把女兒許配給王衍(不是小楊皇后),王衍認為他家門第不配,裝痴賣傻不同意。(衍恥之,遂陽狂自免。)司馬炎聞其名,問他的族兄王戎:“夷甫當世誰比?”王戎回答道:“未見其比,當從古人中求之。”恃才傲物的王敦過江後常對人稱讚王衍:“夷甫處眾中,如珠玉在瓦石間。”著名的畫家顧愷之作畫贊,稱王衍“巖巖清峙,壁立千仞。”一個為世人如此崇尚的名士,死後卻遭到千萬人千百年來的唾罵。因為他揹負了一個沉重的罪名“清談誤國”。山濤在說出 “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的話後又加上一句,“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後世的東晉將軍桓溫率水師自江陵出發北伐,與同僚們登上大船的高樓,遙望中原,深有感慨地說:“使神州大地沉淪,百年基業變為廢墟,王衍等人不能不承擔責任!”(神洲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他的記室參軍袁宏反駁說:“時運有興有廢,難道一定是這幾個人的過錯!”桓溫勃然變色,講了一個典故,把王衍比作一頭只會吃草料不會幹活的老牛,他說“過去劉表有一頭千斤重的大牛,吃進去的草料豆餅比一般的牛多十倍,然而拉車趕路時,竟不如一頭瘦弱有病的母牛。魏武帝曹操進入荊州後,就把它殺掉讓士兵吃了。”王衍臨死前總算自個清醒過來,哀嘆道:“如果我們齊心協力,不至於此啊。”(嗚呼!吾曹雖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今日。)其實他只是戴了一頂誤國的大帽子,清談不是他一個人的過錯,晉亡也不是清談的過錯,社會的貧富不均,豪門的奢侈貪婪才是亡國的根本原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