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公元386年(即東晉太元十一年),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復興代國,正式把盛樂定為都城。後來儘管北魏朝廷幾易都城,但在遷都洛陽之前,北魏歷代皇帝都被埋藏在雲中盛樂。

拓跋部的強盛讓拓跋力微開始圖謀草原上的霸權,他要建立一個更大的部落聯盟,象檀石槐那樣的鮮卑聯盟。遷到盛樂的同年四月,拓跋部舉行祭天大典,要求草原諸部大人皆往助祭。盛樂祭天是拓跋力微向草原諸部宣示自己權力的一種手段,他效仿大禹演了一出“塗山之會”。將觀望不至的白部大人召而戮之“使遠近震懾,相繼歸附”。拓跋部確立自己部落聯盟的主導地位,力微將各部私有權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當起了他的世襲部落聯盟首領。拓跋部佔有大漠南北,和匈奴人一樣也必須與中原王朝打交道,此時東漢已經滅亡,曹丕稱帝,魏蜀吳三分天下。

拓跋力微吸取前代匈奴和東部鮮卑的教訓,一力主張與中原王朝通好,據《魏書.帝紀》記載,他在部落聯盟會議中說,匈奴為什麼和漢人打仗?無非是貪財好利,抓些奴隸,搶點財物,“我歷觀前世匈奴、蹋頓之徒,苟貪財利,抄掠邊民,”你搶人家就得付出代價,“雖有所得,而其死傷不足相補,”還會遭到人家的報復性的打擊,“更招寇讎,百姓塗炭,非長計也。”在上述思想指導下,力微採取與中原王朝和親的政策,這一政策對他的後代產生深遠的影響,在代國被前秦滅亡的百餘年間,拓跋部很少與中原王朝發生衝突,使其得到平穩發展,逐漸強大,可由於軟弱不思進取的態度決定了日後一度被滅亡的命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