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04-27 20:01:44

(三)一篇舊奏章的由頭

於是,君臣之間的談話,從神宗對王安石的仰慕開場,由這篇上書入題。

早在神宗當穎王時,身邊的記室韓維為飽學之士,負責講學,每每講得令趙頊點頭稱道。但韓維卻謙虛地說,這不是的的觀點,是臣的好友、同年進士王安石的見解。等神宗升為太子時,韓維為太子庶子,又屢屢推薦王安石自代,延譽不已。宋神宗說的是實話,他讀王安石的文章,已非一日,今日相見,自然先要聊起這段故事。宋神宗說,這份上書,朕已熟讀數遍,真乃高屋建瓴,振聾發聵。

聽到這樣的贊言,王安石顯得有些受寵若驚。

這篇奏章,是他嘉祐三年(1058)受命擔任提點江東刑獄,負責督察江南東路的司法與行政期滿,返京述職時所寫。數月時間深入基層,目睹民間疾苦,而官場奢靡成風,天下財力困窮,風俗日以衰壞,王安石夜不成寐,寫下洋洋九千多言,希望能夠“改易更革天下”,選拔賢良,革風易俗,變法圖強。可惜,這篇恢弘肆恣、峭拔謹嚴的萬言書,竟然滿朝不覺,未能引起宋王朝的任何注意,仁宗垂垂老矣,或許,范仲淹時代的慶曆革新的流產,改革與保守兩派臣工爭執不下,使得仁宗仍然心有餘悸,只想努力修補朝政,不致生變,無意再對朝政進行大規模的革故鼎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