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07-13 05:26:14

有的朋友勸丁玲教書,她覺得不符合自己的個性。潘漢年與馮雪峰看望她,她提出想到江西蘇區去的想法。不久,組織決定讓她主編《北斗》雜誌,是左聯的機關刊物。丁玲負責聯絡作家,組織稿件。協助她的還有姚蓬子和沈起予,姚蓬子負責印刷,沈起予負責翻譯。

丁玲寫信給北京的沈從文,請他幫忙向北京的作家約稿。冰心應約寫了一首《我勸你》,林徽因徐志摩陳衡哲等也寄來稿件。

1931年9月20日《北斗》創刊號與讀者見面。

在編輯雜誌的過程中,丁玲和左聯的負責人馮雪峰多有接觸。她抑制不住自己火熱的情感,給馮雪峰寫了一封坦露心聲的信。1932年,丁玲又寫了一封信,表達熾熱的愛。1933年,丁玲被捕後,馮雪峰將其公開發表。

丁玲對馮雪峰懷有深情,晚年還寫了《悼雪峰》和《我與雪峰的交往》兩篇文章。

馮雪峰對丁玲其實也愛慕很深。1941年,他被關押在江西上饒集中營,受盡苦役和疾病的折磨。支撐他的就是丁玲那雙美麗的大眼睛。

日期:2011-7-13 8:53:00

由於美國人史沫特萊採訪丁玲,這讓丁玲遇到了馮達。馮達擔任史沫特萊的翻譯。

史沫特萊,1890年出生。家境貧窮,早年中斷學業打工謀生。19歲在一個師範學校半工半讀,因參加政治活動短暫入獄。1919年赴德國教授英語,投身革命運動。1928年,史沫特萊經一位德國共產黨人介紹,以《法蘭克福報》記者的身份來到中國。1929—1936年,史沫特萊一直在上海。西安事變發生後,史沫特萊當了張學良將軍總部電臺的英語播音員,向國際社會介紹情況,這使她成為國際著名人物。37年初她到延安採訪,抗戰時她隨八路軍行軍,為傷員廣泛募集藥品。她寫有《中國紅軍在前進》、《中國人民的命運》、《中國在反擊》、《中國的戰歌》等作品。1950年5月6日史沫特萊在倫敦病逝。次年5月6日,北京為她舉行追悼大會和隆重葬禮。她的骨灰安放在八寶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