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和他們的官位相比,爵位才能彰顯出他們的身份,官職不能世襲,但食邑是可以世襲的,所謂封建,就是封疆裂土做諸侯。食邑制度在周朝最為完善,秦漢以降,由於專制制度的發展,食邑除在了經濟上得到保證之外,更多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皇帝之外,食邑多與宗室貴族或有大功者,劉裕屬於後一類,以大功取封邑。

劉裕之所以被封為豫章郡公,還是有一點說法的,六十年前,桓溫滅成漢後,朝廷初議也是打算封桓溫為豫章郡公,可尚書左丞荀蕤反對:“平蜀封溫豫章大郡,若溫平河洛,當以何地相與?”朝廷這才改封桓溫為臨賀郡公。雖然豫章是大郡,但江南大郡還有許多,為何偏偏選擇豫章?由於桓溫的原因,想必朝廷和劉裕都把食邑豫章,看做是對桓溫的一種報復。言外之意是:劉裕的功勞比桓溫更大。

從東晉政權的角度來說,劉裕確實要功過桓溫,桓溫即使不滅蜀,東晉照樣過他的小日子。但要不是劉裕起義軍滅了桓玄,司馬家的香火就要斷送在桓玄手中。但如果要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桓溫滅成漢的價值應該更大一些,畢竟桓玄只是內亂,而滅蜀則是開疆擴土,桓溫之所以後來能控制朝廷,他的功勞簿上最粗的一條紅槓便是滅蜀。這個道理,劉裕怎麼會不知道,滅十個桓玄都不如滅一個強國更能威服眾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