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935年初夏,中央紅軍疲憊之極的數萬將士,在國民政府軍隊圍追堵截中,遁至大渡河畔。大渡河,乃岷江支流中最大的一支,河水湍急,兩岸群峰夾峙,處處險峻,遠遠望之便讓人不寒而慄。蔣介石先生聞知情實之後,欣喜無限,迅速調集國民黨中央軍以及四川軍閥部隊共十餘萬人,南攻北堵,興高采烈地向手下人宣稱:

“此次誓要朱、毛變成第二個石達開!”

太平天國石達開的覆亡,殷鑑不遠,距中央紅軍到達大渡河的時間,僅僅72年而已。

朱德、毛澤東當然不是石達開。這兩位,一位是四川儀隴客家人,一位是湖南辣椒漢,他們面臨著比當年石達開還要危險的局勢。當時山洪爆發,河水洶湧咆哮,大渡河給人插翅難飛的感覺。

朱、毛計奇量大,不拘泥於行軍規則,他們指揮中央紅軍派出少部分軍隊自安順場以小船陸續渡河,主力部隊不慌不忙沿大渡河自安順場北上疾走,然後兩岸相互聲援,強攻400裡開外的瀘定橋,最終保證了大部隊的順利渡河,成功上演了絕地反擊。所有這一切,使得包括蔣委員長在內的時人皆瞠目結舌。

由此,追思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當時他為什麼會身陷絕境最終成擒呢?是運氣?是決策失誤?是詛咒?還是地理因素?

勇悍出柙紅虎——石達開的極盛時期

石達開的先祖是廣東興寧縣人(興寧的客家話很拗口,他們說普通話時就可以從其口音中聽出),至其高曾祖那一輩,遷至廣西桂平白沙。石達開之父石昌輝,再遷移到貴縣那幫村。從家庭成分上面講,石達開應該是“富農”出身。雖然他自稱是“耕種為業”,並非表明他本人真的種地幹苦活。這和諸葛亮的“躬耕於南陽”是一個意思。客家人十分勤快,即使家裡有田有地吃穿不愁,石達開少年時仍舊四處販賣生活用品以及牲畜來掙外快。他還暗中販賣私鹽,賺取銀兩貼補家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