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嚴嵩在老家詩酒自娛,並非真隱,一直敏銳地保持政治嗅覺,與朝野名流李夢陽、王守仁等人往來密切,詩文唱和。古代為官為吏都要有真本事,不似今天什麼司機、保健醫生出身只要伺侯好大領導就能當總經理、董事長一樣。科舉取士,決定了一個人想在官場混,必須是經過十年(或數十年)寒窗苦讀,頭懸樑,針扎腿,個個都是滿腹經綸,才能進入這個圈子。沒有真才實料,只憑捶腿揉腰送東西,還真不能弄來烏紗帽帶,更不能與名流遞上話。

嚴嵩何許人也,泱泱大儒,知古詳今,自然是名譽日隆,又博清譽贊詡,廣為人知。因此,直到正德十一年,劉謹、焦芳一幫人倒臺幾年後,他才重入朝廷。此時的嚴嵩,已經深有城府,不急不躁,靜待機會。當然,也有客觀原因,他一直在南京以及翰林院這樣清閒之地居“閒職”,想急於出頭也沒太多機會。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駕崩,明世宗嘉靖時代來臨。很快,就是“大禮儀”而引致的紛爭,楊廷和父子等舊臣紛紛被貶斥,朝臣面臨全新洗牌的局面。經過數年爭鬥,嘉靖帝與張璁一派大獲全勝。由此,還要表一下張璁、夏言等人,然後才能把嚴嵩接上。

張璁、桂萼二人得手後,嘉靖帝追崇其生父的事情得以階段性成功,但也不敢馬上擢拔二人入閣。他們歲數雖不小,資歷太輕,聲望又低,皇帝本人怕再遭閣臣封駁和言官疏論。當時的首輔費宏是官場老油子,表面上他不似楊廷和那樣鋒芒畢現,內心卻極鄙張、桂二人,常暗中使絆。張、桂二人挾恨,便勸嘉靖帝招前朝重臣楊一清入閣替代費宏任首輔。楊一清就是當年和太監張永設計幹掉劉謹大公公的主謀,為人名聲好,又曾經入過閣,嘉靖皇帝在當王子時就對這位楊爺仰慕已久,自然御筆照準,由此老楊重入內閣。但依明朝政府內不成文的律例,首輔一般都要是中舉時三甲的中選人士,費宏是壯元出身,又是現任首輔,楊一清把他即時頂下去,從情從理說不過去。正好,費宏兒子在老家犯法被關,張璁等人抓住這個“軟肋”,聯合幾個言官劾奏費宏。費宏只得自己上章求辭,嘉靖皇帝反正不待見他,很快御批准辭,費宏只好灰溜溜走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