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老賀深知宮廷兇險,就稱疾辭官,順帝拜其為太傅,讓他歸居奉元(今西安)。行至半路,順帝又想讓他重返京師為官。皇太子怕事洩,派御史彈劾他“違上命”,下詔貶往陝西之西。這時,先前得過賀惟一恩典的搠思監落井下石,誣奏罪名,把賀惟一貶往西藏安置,不久又派人逼其自殺。

至此,大都元廷內為數不多的“正人”至此就差不多沒有了。劣幣驅逐良幣,這一理論在宮廷、政治中也很適用。

賀惟一的兒子也先忽都,“少好學,有俊才”,曾任“知樞密院事”,受老父牽連,也被外貶。日後,搠思監希皇太子意旨,構成大獄,把也先忽都牽連入老的沙謀反案之中,把他仗死在貶所。

這位幹盡壞事的中書右丞相搠思監,乃蒙古功臣野先不花之孫,“早歲,性寬厚,簡言語,人皆以遠大之器期之”。他青年時代在地方任官時,“通達政治,威惠甚著”。至正四年,搠思監得拜為中書參知政事,不久就升右丞,開始在中央機關任事。在管理宗人府時,“宗王國人鹹稱其明果”。脫脫平徐州,他也隨行立有戰功。至正十四年,奉命進討淮南紅巾軍,搠思監身先士卒,指揮戰鬥中,“面中流矢不為動”。拜見順帝,“帝見其面有箭疾,深嘆憫焉”,很快就下詔拜其為中書左丞相,一年後,又進中書右丞相。

搠思監當了首相之後,當時天下四處亂起,在外則軍旅繁興,疆宇日蹙;在內則帑藏空虛,用度不給。如此危急情勢下,這位爺一改昔日忠勇為國之態,公然收受賄賂,貪聲著聞。他還暗中派人私印鈔票。可見,權力對人的腐蝕有多麼巨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