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秦國進行改革的時候,當值的霸主是魏國。魏國的霸業起始於魏文侯,經過魏武侯,傳到了魏惠王。魏國像春秋時期的晉國的一樣擋住的秦國東出的道路,而且佔據了對秦國威脅極大的西河之地。秦國要想繼續發展,必須與魏國進行一番較量。面對虛榮心極強的魏惠王,商鞅採用了“欲取之,必先與之”的策略。一方面不聲不響的收復西河之地,一方面時刻不忘拍魏惠王的馬屁。魏惠王不知是計,在隆重舉行了稱王儀式之後開始進攻本應該是盟友的韓國,韓國引來齊國做幫手,在馬陵之戰中,魏軍全軍覆沒,魏國實力也因此大打折扣,霸權從此結束。秦國從魏國霸權的垮臺過程中大撈一把。

第二階段:外連橫而鬥諸侯。政策執制定人:張儀,時間:公元前329年-279年。成果,消滅了楚國、齊國兩大地區霸權。

魏國霸權消失之後,秦國、齊國、還有楚國構成當時世界的三極。這三極實力相差不大,如果單對單,誰也沒有勝算,因此透過外交拉攏盟友就成為當時的鬥爭焦點。地處中原的韓、魏、趙成為各國爭相拉攏的物件。在這種背景下張儀來到秦國、並提出了外連橫而鬥諸侯的外交政策,簡稱“連橫”,齊國與楚國也有不同規模的連橫,只是不如秦國做得主動和積極。公孫衍、惠施則組織其餘小國搞起了合縱以對抗大國的連橫。藉助連橫,秦國對楚國或齊國的優勢開始凸顯。後來,張儀靠著坑蒙拐騙的做法破壞了楚國和齊國的聯盟,落單的楚國在秦國的攻擊下元氣大傷,霸主地位喪失。秦國在對付齊國的過程中依然採用連橫。連橫並不是沒有解招,問題是秦國國運昌隆,對手那裡總是能出現具有人格缺陷的領導人。狂妄自大的齊閔王由於對宋國的興趣,給了燕國復仇的機會,蘇秦趁機入齊,在為齊謀利益的偽裝下促成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對齊的連橫運動,秦國也參與其中,而燕國是其中戰鬥意志最旺盛的諸侯。結果這場戰爭徹底摧毀了齊國的霸權,甚至差點讓齊國亡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