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公元877年(唐僖宗乾符四年),南詔酋龍卒,子法(隆瞬)即位,自號“大封人”。“封人”又作“封民”。“封”古音讀“邦”,意義也相同。“封”、“邦”、與“僰”讀音相同。“封人”就是“僰人”。南詔將洱海的十賧稱為“大封民國”,也就是“大僰國”。“僰”字又作“白”字。“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標誌著洱海諸蠻經過近一個世紀的衝突與融合,形成一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民族:白族。

在強大的唐朝的影響下,南詔迅速發展,參照唐制建立了相當完備的政權組織,還實行了均田制度。南詔的紡織技術原來比較低,但自從成都的織工進入雲南後,南詔的紡織技術就趕上了唐朝的水平。南詔的冶煉技術也相當進步,它所產的浪劍、鬱刀、鐸鞘等武器鋒利無比,素負盛名。南詔的建築大多模仿唐制。現存南詔時期的大理崇聖寺塔,巍峨壯觀,就是由漢族工匠恭韜、微義設計建成的。

在南詔後期,大臣專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公元902年(唐天覆二年),漢族大臣鄭回的七世孫鄭買嗣推翻蒙氏南詔,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長和”。在經歷了“大長和”、“ 大天興”和“大義寧”之後,才出現了我們所熟知的大理國。

日期:2008-2-18 22:39:25

三敗大唐,南詔雖小不容小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