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古代,銅鼓是南方民族普遍使用的樂器。它是由銅釜演變而來,起初是烹煮食物用的,後來成為樂器、祭器和禮器。銅鼓的形狀如同烘籃,面平中空,腰部收縮,鼓壁很薄,有花紋,敲擊時鏗鏘有聲,鑄造技術至今尚未完全揭秘。在貴州,出土了銅釜、釜改銅鼓,還有一件上面鑄有“羽人競渡”圖案的銅鼓,由此可以清楚地看見由釜演變為鼓的發展脈絡。在往後的歷史中,貴州民間尚鼓之風世代相襲。

在威寧中水出土的陶器上,人們還發現上面留存了多種刻畫符號。這很可能是文字的萌芽形態。夜郎文字當時正處萌動時期。貴州部分少數民族至今仍儲存和使用著古老文字,如彝文和水書,究竟與這些刻畫符號有無關係,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一直以來,人們從未發現過夜郎國的蛛絲馬跡。連記載於神話傳說中的古蜀國都找到了曾經存在的證據,而記載於世紀中的夜郎國卻“猶抱琵琶半遮面”,讓人摸不到頭緒。有人甚至認為,夜郎國可能是一個虛幻的世界,一個空中樓閣,是道聽圖說的產物。現在,貴州一帶的考古發現告訴世人,夜郎國是真實存在的。

夜郎是我國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即存在於西南地區的由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國家。古夜郎的地域與今天的貴州並不完全重合,它包括貴州的大部分與滇東及桂西北,還可能曾包括湖南的一部分,貴州則是夜郎的腹心地帶。西漢以前,夜郎國名幾乎無文獻可考。夜郎之名第一次問世,大約是在戰國時期。據《華陽國志•南中志》記載,楚襄王派將軍莊躍討伐夜郎王,夜郎戰敗投降。但《華陽國志》的這隻言片語的記載少有人知,直到《史記》問世,人們才知道在西南邊陲有一個夜郎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